遂取前写者异松图呈之。叟曰:“肉笔无法,筋骨皆不相转,异松何之能用?我既教子笔法,乃资素数幅,命对而写之。”
叟曰:“尔之手,我之心。吾闻察其言而知其行。子能与吾言咏之乎?”
谢曰:“乃知教化,圣贤之职也。禄与不禄,而不能去。善恶之迹,感而应之。诱进若此,敢不恭命。”因成古松,赞曰:
不凋不荣,惟彼贞松。
势高而险,屈节以恭。
叶张翠盖,枝盘赤龙。
下有蔓草,幽阴蒙茸。
如何得生,势近云峰。
仰其擢干,偃举千重。
巍巍溪中,翠晕烟笼。
奇枝倒挂,徘徊变通。
下接凡木,和而不同。
以贵诗赋,君子之风。
风清非歇,幽音凝空。
叟嗟异久之,曰:“愿子勤之,可忘笔墨而有真景。吾之所居,即石鼓岩间,所字即石鼓岩子也。”
曰:“愿从传之。”
叟曰:“不必然也。”遂亟辞而去。别日访之而无踪。后习其笔术,尝重所传。今进修集,以为图画之轨辙耳。